查看原文
其他

蔡凯东、郑明明:《立足原乡,探索古代南音的可能性》丨青年分享大会4.0讲者回顾Vol.5

小城X计划 五月May
2024-09-07





青年节前夕,「小城X计划」4.0青年分享大会邀请了9组讲者来到临海,分享远方的声响,共同见证更多生长的力量。分享稿将持续放送,目前是第五期。





 🎤 讲者介绍 🎤 



- 蔡凯东 -

福建省泉州土著

音乐制作人/词曲创作/编曲/混音/弹拨乐手


- 郑明明 -

出生于泉州南音世家,为其南音家族第五代传人

长期从事南音教学工作

2022年参与央视总台网络春晚《直入南音花园》


R2蔡凯东,泉州流行音乐协会副会长,音乐家协会理事。参演过国内外大量音乐节,巡回演出和电视节目。大学开始即参加国内外乐队比赛多次名列三甲,省内乐队比赛多次获得冠军。大学时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即入选第一届中国好歌曲周华健团队组。2022年获得福建音乐节协会及流行音乐协会主办的第四届风信子音乐大赏最佳制作人称号。心水南音获得最佳闽派传承奖。



 📣📣📣




01 

南音简介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刚才演奏的南音谱。中潮是曲牌,倍思管是调性,按照现代意义来理解就是D大调,紧三撩是节拍,这是古代的写法。



我们从泉州来,南音音乐相当于是在泉州发扬光大的,或者说泉州有着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南音传承。南音很有可能发源于中原的音乐形式。中原人向南迁移的时候不是一家五口人,很多时候可能一家三千口人带着家族的建筑师、厨师、乐师一起迁移,于是把音乐留在了泉州。



远传东南亚是因为泉州出海的人很多,你听说过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那边主要干下南洋这个事情。福建是一个山地面积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省份,这不是一件好事,说明没有几个平原适合生活。泉州是为数不多的两个平原之一,那里的平原叫晋江平原,只有北京朝阳区那么大。这跟华北平原不一样,特别小,所以当地人生活比较痛苦,很多人选择留洋,所以菲律宾、马来各种地方,都有南音社



这是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一个执节者歌的画面,其中的演奏场景、乐器构成和演奏方式都和南音很接近。这里的琵琶是横弹的,我们现在对琵琶的概念通常是竖着弹,但事实上在敦煌或者像《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古代画作里,琵琶通常没有竖弹的,因为竖弹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


人的手腕在横着拿琴的时候是转不过来的。但把琴竖起来的时候,就会出现奇形怪状的情景,我自己是弹吉他的,琴不放在腿上,就是在玩速度、玩极端音乐。因为竖着弹手腕很灵活,就会特别快。所以现在的琵琶跟南音琵琶这样的古代琵琶是不一样的。对于现在的琵琶,我自己的理解是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但南音琵琶不同,它更多是一些文雅的韵味



每一把南音琵琶,都会根据音色或根据持琴者的性格,被赋予一个名字。她的这把叫灵通,代表着家人对她的关爱。我记得有一次问她是哪一年开始学琵琶的,她想了很久,说没学过,因为从小家里只要吃完饭就开始弹琴,天天看就已经学会了。



泉州有一个叫大开元寺的地方,大雄宝殿上的塑像手中拿的就是南音乐器。南音是现存最古老的一种音乐形式,古老也会带来一些麻烦。一个文化的时间线越长,就越不可以碰,能改变的东西也就越少。举一个例子,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1969年开始举办的,摇滚乐到现在为止也就六七十年时间,这一类音乐的自由度特别高。对比南音这种音乐,你很难去改变它,因为一个文化的时间线一旦拉到了千年级别,规矩就多了。


我之前遇到一个学琴的小朋友,琵琶有条弦没调准,我听着很痛苦,想拧一下就好了。旁边一个懂南音的小哥说不可以,只有他的师傅才有资格给他调弦。南音人很礼貌,不会一直拿着一把琴做麦霸,大概弹个两三首乐曲,就很有可能会轮到我。小哥说等一下你拿到琴的时候也不可以马上调弦,要先弹一会假装是自己弹跑的,这样做才礼貌。你会感觉到非常深刻的关心,很有爱



这是目前可见最早的南音“搭锦棚”照片,摄于清朝时期。那时候南音是架在高台上演出的。泉州是一个古城,有很多古文化,但能架在高台上演的就只有两个,一个是提线木偶,我们叫傀儡戏,还有一个就是南音。


照片拍摄的是平奏南音社,升平奏可以理解为一个古代乐队的名字,其实它是一个南音社。1950年,“升平奏”与“回风阁”、“回风阁俱乐部”联合成立了现在的泉州南音研究社。南音社之间有一种行为叫拜馆,实际上是一种battle,两方社员甚至可以48小时不说话,沉浸式演奏。


他们接曲的时候不用说出下一首乐曲的曲名,琵琶、洞箫、主唱发出第一个音,就确定了这首乐曲是什么,所有人能一齐接下去。因为南音唱词的发音以古泉州方言,也就是泉州鲤城的府城音为准,一首乐曲无论在何地,一定是按这个方法唱。它又有自己的曲牌连接方式,这一首之后有可能会接什么,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大概的范围。这对我一个玩现代音乐的人来说特别难以理解,但南音就是这样经过一代代口传心授,形成了严谨的秩序



02 

南音新编



南音的内容非常多,但我小时候其实很难接受,那时候弹流行歌或者听卡带,再去听南音只能把它当背景音,因为它的唱词发音是古泉州方言,我完全听不懂。


在我还是尘埃的时候,南音就已经是这样了。我一直以为这个乐曲没办法编,它跟现代音乐无法融入。我有很多年时间都想尝试,但心里觉得泉州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做音乐制作的,但好像没有人成功过,所以我一直觉得无法操作。



我本来尝试把南音琵琶加入别的流行乐里,但加进去之后觉得这就是一把尤克里里的声音,完全没有南音的味道,于是我开始研究为什么。掉进南音这道门后,就会发现它不止琵琶一种乐器,还有二弦、三弦,南音乐曲让这四五个乐器在配合的时候,弹得很舒服。我这种弹过乐器的人都觉得非常符合人体工学,这是很多音乐做不到的。我特别佩服古代人,这么古老的乐器,在没有现代科技加持的情况下,做到这种极致。


后来我们就尝试给南音做编曲。开头我们演奏的是原版南音,我小时候听的就是那样,古老到明朝写的乐曲都算新曲,后面加了一个大阮。我发现中国乐器还是可以做伴奏的,我以前用吉他弹总觉得不太对,因为南音乐器的中高频偏多,再加一个中高频也多的乐器其实不一定合适。现在研究发现大阮还可以,做了这些后,反响比我想得好很多。



原本想说解决一下小时候的问题,顺便觉得作为一个泉州本地人,得稍微有一点社会责任感,因为传统音乐在一个新的年代是会出现一些适应不良。后来我们就去演出了,黄金时间的央视网络春晚。我们跟央视合作没有假唱过,因为我要去研究所有南音乐器的扩声方式,南音乐器比录音室这种工具出现早很多,它不可能跟录音有关系。而且我很不喜欢南音出现在录音室里,它的生存环境就像养鱼,海水鱼应该放海水里养,不要随便扔到自来水里。南音其实适合的是那种老房子里的声音,我觉得你是感受得到的。



这张是我们出的第一张专辑《心水南音》。那些老师傅来录音的时候是不需要改的,平时怎么演奏就怎么演奏,然后我加一些编曲。那段时间我编曲做太凶猛了,像今天就特别简单,其实也是再次进化,我觉得南音还是保留它原本的味道好,当一个制作人用力过猛的时候,喧宾夺主这种事情就会出现



后面我们把名字改成了点水南乐,但你还找不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发力。因为我们在想,现在这样做虽然没有改变南音的曲牌、唱词、旋律、发音,但是硬要说我们做的是南音,我有时候会觉得不确定。所以当你用的名字不叫南音的时候,其实也是给自己更大的空间,说不定其他乐器也能玩出一些东西。我想尝试一些新花样,然后时不时回来看一下以前跟现在的对比。




03

我们的合作




我每次看这张照片都觉得特别快乐,觉得明明很像愤怒的小鸟。她小时候弹琴,拿到琵琶,嘴就歪掉了。我特别喜欢看这张,因为这也是一种变化,我们合作之后,大家的状态会不一样。



这是我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年轻气盛,各种拿冠军,可是后来乐队玩着玩着就烦了,我觉得自己没想清楚。我做了很多年音乐制作,没有说做得很好,但多少有一些制作人的责任。不是让自己红,制作人就是工具人,制作人就得把艺人推上去,南音是一个非常好的艺人,再加上遇到她我很幸运。


早些年我第一次做了一首完整的南音乐曲,放给我姥姥听,我爸也在,结果他从头唱到尾,我特别难以置信。我爸不可能开我电脑去看制作工程,但是他为什么一个字没错全部唱了下来。我爸说是1974年的时候,我爷爷教他的,我姥姥也说她年轻的时候有听过。我完全不知道家里人都听过那一首乐曲。


其实在七八十年代或者更早,南音一直都是我们当地的主流音乐,是“我们一起学猫叫”那种级别的,满街都听得到。但为什么七八十年代以后,南音的受关注度突然间降低了。你看连美国这种国家都遇到过披头士音乐的入侵,对本土音乐的冲击力极大。在泉州这样的地方也正常,会遇到港台音乐入侵



于是我开始研究为什么港台音乐比较好,是港台音乐人唱功比南音人好吗,我觉得基本上不是。因为港台音乐人有工具,像麦克风,它有科技加持。再看旋律,南音曲明朝之后写的都算新曲,那些旋律流传很久,但流行歌不一样,流行歌的旋律很多三分钟就可以写完,所以也不是说旋律比流行音乐差,那南音差在哪里呢?


我后来就发现差在编曲上。南音没有编曲,但流行歌有。好听的歌都叫流行歌,但事实上流行歌就是儿歌,比如说《孤勇者》。所以事实上编曲没有那么大的鸿沟,或者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尝试解决。



古代文化很少有能这么清楚干净,没有人去做改编的。南音又超过了音乐的范畴,南音社是南音的承载空间,可以在泉州的很多地方看到,这是一个特色。而且南音社不仅在泉州有,在闽南语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厦门、漳州包括在菲律宾、新加坡都有历史很悠久的南音社。所以有人说了一句话,有闽南语的地方,就有南音社。


我觉得南音社之间的相互交流会是一个有趣的经历,因为大家身处异地,但唱的曲跟词居然一模一样。就像我们两个人本来也不应该碰到,因为完全没有交集,她根本不听现代音乐。有时候我说的一些话,她刚开始也不是很能理解。比如说我觉得南音要断代了,她觉得很纳闷。因为明明从小接触南音,小学中学到大学在学校在民间都有南音,一直觉得南音离她很近,就是她生活的一种方式。但后面又听到一个朋友讲,确实我们当地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南音,甚至以为南音是男人唱的音乐。


所以最后我觉得可以再来一首。南音是非常完整的,刚刚我们是用唱,它不仅有唱还有奏。南音在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演出形式,比如第一首乐曲一定要用一种指套类的乐器来演奏,这样比较礼貌,结尾一定是一个器乐曲,中间就都是唱。所以当器乐曲响起的时候,我们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延伸阅读:

黄龄:我是上海人,我选择推荐泉州,因为...

点水南乐|分享会回顾:摄影艺术博物馆里的南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五月Ma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